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葡萄小知識
葡萄品種
起緣:
最早的葡萄栽培紀錄始於清康熙12年(西元1684年),先民自大陸引進純歐洲系品種,到清光緒12年(西元1895年)日本據台後,引入美洲系品種及 雜交品種,但是受到氣候條件的限制,無法達到經濟栽種之目標,直到光復後十年,仍無商業性栽培。民國50年代中後期,先後攜入新品種,才逐漸出現小規模之經濟栽培。
目前栽種品種:
目前栽培品種以歐美雜交系為主,依用途區分可分為鮮食用及釀酒原料兩大類。鮮食品種以「巨峰」栽培面積最大,約2,295公頃。「意大利」次之, 原有89公頃,目前正逐漸減少中;「蜜紅」僅50公頃,其餘如「無子喜樂」、「義大利玫瑰」僅佔少數面積。釀酒葡萄則有貝利A、黑后及金香等品種,分別適合釀製紅、白酒。
葡萄之產期:
鮮食用之巨峰葡萄一年四季均可生產,其產期為:夏果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秋果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冬果在12月上旬至2月上旬,春果(溫室栽培) 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巨峰葡萄以夏果產量最多,價格較低。生產秋果必須調節夏果之產量或產期,目前在信義、水里、集集、竹山等地栽培面積較大。
另在溪湖、大村等地以簡易溫室栽培生產春果之後,亦可生產秋果。其他鮮食品種之產期,如蜜紅約較巨峰早1~2星期,無子喜樂較巨峰早2~3星期,義大利較 巨峰晚2~3星期。
中部主要生產地區:
鮮食葡萄栽培於中部之信義、新社、大村、溪湖及卓蘭一帶,面積約有2295公頃,山區葡萄集中在水里附近及台中縣的新社鄉附近,平地則以埔心周圍較多(1)。
品種
縣市 |
巨 峰
|
意大利
|
蜜 紅
|
無子喜樂等
|
主要產地
|
苗栗縣
|
350
|
-
|
-
|
-
|
卓蘭
|
台中縣
|
590
|
89
|
2
|
0.5
|
新社、東勢、石岡、豐原、后里
|
彰化縣
|
953
|
-
|
50
|
0.5
|
大村、溪湖、埔心、員林、永靖、二林
|
南投縣
|
402
|
-
|
-
|
-
|
信義、集集、竹山、水里鄉、草屯
|
合 計
|
2,295
|
89
|
52
|
1
|
表三、葡萄栽面積( 單位:公頃)
葡萄的產期
基於不同棚架方式及產期,目前可採行的栽培模式 有如下數種:
一年生促成栽培:
新植葡萄園可採用本栽培法。
於一月間剪取插穗後,每穗留2芽,侵於發根劑後扦插,行距180公分,株距15~30公分(每公頃可種18,000株)。成活後 以垂吊在水平棚架上塑膠繩支撐,讓幼苗攀延而上。到八、九月間,植株高度超過150公分 後,即可淺摘心,俟下位之枝條充實,顏色略黃並帶紅條,芽體基部圓肥,芽尖變褐時,即 可剪定。萌芽後繼之開花結果,在1~2月間即可收穫果實。
水平棚架一年一收栽培:
此為遵循巨峰葡萄的自然生理程序,在2月 中旬到3月中旬間萌芽,在7~8月間收穫果實
一年二收栽培:
夏果及冬果二收栽培:此為遵循巨峰葡萄的自然生育,
在1~2月間修剪後隨即催芽,2月中旬至3月中萌芽生 長,6~8月間收穫夏果。夏果收穫後經過施肥與疏枝, 讓植株恢復樹勢,再於7~9月間修剪並以人工除葉及催
芽處理,使芽體於5~8天後萌芽開始另一個生長週期, 而在11~2月間收穫冬果。
秋果及春果二收栽培:在4~5月間第一次修剪,8~9月間 採收秋果。秋果收穫後,經20~40天使植株樹勢恢復。
再於9月下~10月上間修剪及催芽,可於3月間收穫春果。這兩個生產季為臺灣地區葡萄生產最少的時間
但獲利最高,而早春葡萄的生育必須經過冬季低溫期,
因此需視當地之氣候型態考慮是否以溫室設施栽培。本方法為高屏地區最可行的調節葡萄生產之栽培方法。
一年三收栽培:
冬季葡萄於12~1月間採收後,隨即施用基肥並噴施落葉劑及農藥,以清除殘留的葉片及
越冬害蟲,當葉片黃化後即開始修剪及催芽。新梢生長後,必須以生長抑制劑或葉面施肥方
式控制新梢生長,以促進葉片成熟及花芽形成。
當第一段枝條上之果實發育至硬核期,並約有15片葉時 (約在5月上旬),若新梢尚未停止生長,則淺摘心,促進下位葉
與枝條成熟及花芽分化,至5、6月之間即可剪定。如 此,在第一期果實收穫前,即可抽發新枝並開花結果。六月中 下旬收穫果實後,第二段枝上的果實繼續發育,然後依上述方
法,在8月間摘心,9月間剪定,就可促成第三收葡萄,其結果位置是在走道上的水平架。
上述五種栽培法中,所需技術層次與勞力,均以V型架一年三收最高,剪定的部位是在花芽已分化但尚未進入休眠的側芽上方,所以需要準確的判斷,不是一般果農所能勝任,而且,引蔓所費的勞力比其他栽培法高出許多。然而,它也有許多好處,包括枝條分佈均勻,葉片受光面大,容易噴射農藥,
作業時不需昂頭,全年的產果量較為分散,更具有調節產期的彈性等(2)。
繁殖方法
(一)扦插:
可分為成熟枝插與綠枝插兩種,成熟枝插是利用完全木質化的枝條做為插穗,綠枝插以未木 質化或半木質化的綠梢為插穗。其中以綠枝插較易發根,但對扦插環境的要求較嚴格,必須遮光
與設置噴霧插床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才能成活。在田間繁殖苗木因無遮光及噴霧裝置,通常採
用成熟枝扦插法較多。
插穗的選擇:冬季葡萄落葉後,選擇生長強壯、無病蟲害、芽體充實而飽滿的春枝(夏果枝) 或秋枝(冬果枝)做為插穗。
(二)嫁接法:
選擇適應栽培地區土壤環境的砧木品種,如酸鹼性、耐旱、耐濕、耐鹽等不同種類之土壤, 採用砧木種類亦有差異。接穗應選自優良植株上的枝條或芽體,接到砧木的樹幹、枝條或根上,
其接合處形成癒傷組織而結合成另一完整植株。蜜紅葡萄嫁接法可分為芽接法及枝接法兩種。
1.枝接法:
葡萄之皮層不易剝離,通常繁殖嫁接苗採用枝接法較多,在落葉期至早春萌芽前以切接法或 舌接法,若於休眠期嫁接不易癒合或成活率低時,可在生長期進行綠梢接或靠接法。
2.芽接法:
在形成層細胞分裂旺盛期採取單芽為接穗,以嵌芽接或丁字形芽接法;嵌芽接之取芽方法是 將接穗倒著拿,於芽體上方0.8~1cm斜切一刀,長約1.5cm,再於芽下方0.5~0.8cm處斜切30°到 底,即可取下芽片,砧木以同樣方法切取的切口,將芽片緊密放置後以膠帶或石腊膜綁緊,此法 操作簡便且容易癒合,成活率高。T字形芽接取芽法與嵌芽接法相同,切取芽片長1.5~2.5cm,寬 約0.6cm,並保持內側維管束完整,砧木上切開T字形切口,並剝離皮層後插入芽片,使其緊密結
合後綁緊膠帶即可,但葡萄之皮層不易剝離,較少採用此方法。
(三)曲枝壓條法:
將枝條或樹幹直接壓入土中,使壓入部份在土壤中發根與萌芽,新株生長後切離母株,可獲 得完整而獨立的植株。葡萄是利用樹幹基部萌生的一年生枝,去除頂端後將枝條彎曲在畦面,以
混合堆肥之土壤覆蓋枝條上,覆土高度約20~25cm,待發根及新株生長後切離母株,移植到育苗 盆促進根部生長後切離母株,移植到育苗盆促進根部生長與植株健化後再移植至田間,可獲得 100%的成活率,且種植後快速生長,可縮短成園日數與成園管理費用。
(四)莖頂組織培養法:
利用無性繁殖或栽培過程中無意中將病毒或其他病原傳給下一代,使葡萄樹的生產力與品質受影響。應用其莖頂不受病毒感染的特性,進行組織培養,再經增殖、誘導發根及健化等過程,
則可得到無病毒的健康苗。
栽培管理枝術
(一)定植與行株距
密植栽培應於種植之前事先規畫永久樹與預定間伐樹兩種,永久樹於生長初期驟步培養主枝、亞主枝、側枝及結果枝等樹形結構;間伐樹以提早進入量產則不需考慮樹形。
(二)整枝建立樹形
苗木生長至棚架下約45~60㎝處,將枝條誘引45°~50°斜向生長,於枝條彎曲處對向留1枝,使 兩枝條向不同方向生長,預備未來構成丁字形的兩主枝。分枝後的枝條生長至距主幹1公尺左右 摘心,促進萌生腋芽,側梢生長至15葉左右摘心形成第一亞主枝,主枝繼續生長後每隔5個腋芽 留一枝新梢,將中間四個腋芽摘除,果園管理較精緻時在第一年即可驟步構成主枝、亞主枝的架 構,第2年即可進入結果樹勢。若第一年未培養主枝之樹,在第二年冬季修剪後選擇適當部位之 芽體,進行刻傷及塗佈催芽劑,促進萌芽,並培養成為亞主枝,避免急於提早生產果實而影響樹
勢生長之平衡。固定樹建立樹形後應維持主枝、亞主枝之伸長,將預定間伐樹以點狀或全行縮短
枝條,使固定樹之枝條有伸長空間,以免盛產樹鹼後枝條雜亂,增加消耗型枝條養分的浪費,並
造成管理作業的困擾。
(三)促進萌芽
台灣位於亞熱帶氣候,冬季低溫量不足,致萌芽率低及萌芽不整齊現象,若萌芽先後不一致 時新梢生長勢強弱不平均,結果期新梢生育調節困難,影響開花、著果、果實生長及品質等。在
冬季修剪後可噴施49%氰滿素溶液(hydrogen cyanamide)50倍。或以氰氨基化鈣(calcium cnamide)20 倍浸漬液,塗佈枝條及芽體,具有促進萌芽整齊及提高萌芽率的效果。
(四)促進花穗發育
萌芽後至新梢4葉期若樹體貯藏養分不足,遭遇到長期寒雨或強勁寒流,新梢上之花穗不發
育或花穗未端萎縮現象,影響穗形及產量。於冬季修剪前灌施微生物液肥促進根部提早生長,以帶動樹體水養分運移,可減少花穗萎縮率。並於新梢生長初期噴施細胞分裂素、生長素及勃激素
等混合液,則可防止花穗萎縮的效果,但噴施過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容易引起穗梗粗大,果軸過
長,花器發育不健全等引起落花、著果率低、無子果偏高,並阻礙果粒的肥大,影響商品價值。
(五)開花前調節新梢生育
蜜紅葡萄在開花前營養生長過盛會影響花器發育不健全,受粉後花粉發芽率低、花粉管伸長 中途夭折或受精後胚珠退化,導致落花、落果及單為結果。為改善其生理缺陷,於4~6葉期觀察 新梢頂端彎曲度,梢頂彎曲度越大新梢再生長越大,影響花器發育程度越嚴重,於4葉期即開始 進行新梢生育調節工作,如灌施溶磷菌分解土壤中之磷、鈣肥,促進細根生長比例,可避免根部
直根化(粗根) 生長而吸收大量氮素,或噴施高濃度的磷、鉀、鈣、硼酸及糖醋液等,可控制開花 前新梢生長量、葉面積及葉色等,使開花期達到適當的新梢生育範圍內,以提高著果率(3)。
(六)疏花、疏果及套袋
葡萄於栽培管理應落實疏花與疏果之作業,整穗除依新梢生長勢強弱進行不同時期的疏剪外,花穗疏剪的程度也需要配合各時期的疏剪量及生長勢強弱做適當調整,一般生長勢強之新梢每一新梢可留2花穗,生長勢中庸者留1花穗,如判斷開花期葉片在10-15葉之內新梢即會停止生長者留1花穗。
疏果作業要領為控制果穗上每個支梗之留果粒數,先將果形圓而小、果梗細之無核果及單為結果者剪除,其次剪除罹病果及傷痕果粒,然後剪除向外突出及向內、向上、向下者,使每個果粒均勻地向外生長,在果穗上部3-4段每支梗留3-4粒,中部3-4段每支梗留2-3粒,下部4-5段每支梗留1-2粒,如此約在35-40粒左右,將來果粒發育空間充足,果穗外觀完整而形狀美觀且經濟效益高(4)。
疏果後將生育中等枝先套
袋,再依棚架上枝葉密度情形調整果穗數,結果枝生長勢超強時果實著色與品質差,應將枝條剪
除,以增加葉片光照量,減少套袋數,再疏剪葉數較少之結果枝上的果穗,使每分地套袋數控制
在 4500只左右,以生產 1300kg~1800kg 的果實為目標。
參考資料:
1.
林嘉興、戴登燦。葡萄品種的故鄉在中部。台中區農情月刊。
2.林嘉興、張林仁、林信山。1987。葡萄產期調節。台中區農推專訊73期
3.林嘉興。2005。蜜紅葡萄的生產技術。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4.葉文彬、張致盛。合理控制產量生產優質葡萄。新知專欄。
http://tdares.coa.gov.tw/files/tdares_monthly/tdares_chiuly_20120412145208/TC05-152-05.pdf
訂閱:
文章 (Atom)